宏观看改造的必要性
从宏观上看,工业发达国家的军、民机械工业,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开始大规模应用数控机床。其本质是,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包括军、民机械工业)进行技术改造。除在制造过程中采用数控机床、FMC、FMS外,还包括在产品开发中推行CAD、CAE、CAM、虚拟制造以及在生产管理中推行MIS(管理信息系统)、CIMS等等。以及在其生产的产品中增加信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等的含量。由于采用信息技术对国外军、民机械工业进行深入改造(称之为信息化),终使得他们的产品在国际军、民品的市场上竞争力大为增强。而我们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比发达国家约落后20年。此外,床鞍与床身、中滑板与小滑板应接触均匀,接触面积不应小于70%,接触点数不应小于10点/cm2,加工中心这是保证加工精度和尺寸一致性的关键之一。如我国机床拥有量中,数控机床的比重(数控化率)到1995年只有1.9%,而日本在1994年已达20.8%,因此每年都有大量机电产品进口。这也就从宏观上说明了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必要性。
车床数控改造可以减少机床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与购置新机床相比,特别是大型、特殊机床尤其明显。一般大型机床改造,只需新机床购置费用的1/3。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数控化改造还可以节省因全部更新而造成相应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根据以往改造经验,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后,机床效率明显提高。原来一台机床需要一个人控制,改造后一个工人可以同时操控两台机床。同时,机床经改造后加工精度大幅提高,由人为失误造成的废品率显著降低。大修车床改造和新机改造的其它质量重要控制点(1)锈蚀检查:各横、纵向导轨面,主轴、主轴法兰盘,尾座空心套。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缩短了新产品试制周期和生产周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车床数控改造中控制系统的选定。
普通车床目前市场上数控系统的类型比较多,选择前首先应对拟改造的卧式车床自身功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可根据价格合理、技术先进、服务方面的原则选择微机系统式数控系统。若选择微机系统,需要完成软、硬件的设计,即要完成X、Z轴的进给控制。随着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改造、升级这些机床,尤其是闲置普通机床,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分别完成X、Z向的插补运动,可实现车削端面、外圆、任意锥度圆弧面、球面等加工。
为了能够加工螺纹,加工中心配用主轴同步脉冲传感器,可加工导程在6mm以下的螺纹工件。整个系统属于开环控制,结构简单、驱动力大、成本较低、抗干扰性能强,能很好地满足生产的需要,但是设计工作量大,系统稳定性不高。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车床数控改造技术的明德机械于2025/8/24 12:34:40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kaifeng.mf1288.com/tamdjx-2883413256.html